进一步了解 >> 我们的质量体系通过ISO 9001认证。这些产品是在我们先进的设施中严格控制下生成的。

AAV基因递送解决方案

从药物发现到治疗应用,VectorBuilder提供全方位的腺相关病毒(AAV)解决方案,支持最佳的AAV载体设计生产,提供包括血清型测试衣壳进化组织分布鉴定等服务。凭借优化后的病毒包装流程和可定制的质控方案,我们可为您提供符合实验需要的高滴度、高品质定制化AAV。

亮点
AAV end to end solutions
端到端解决方案

从基础研究到GMP生产,我们的技术专家可助您攻克关键难题,开发出符合研究目标的高性能AAV载体。

Customizable AAV
高度可定制

我们提供非常多种不同规格和血清型的AAV,并且采用全面的特征分析以及严格的质量控制,以支持多样化的实验需求。

Expertise in AAV
专业的AAV生产

凭借我们专有的AAV包装方案,即使对于低产量血清型也能包装出高滴度的病毒。

Innovative AAV platform
创新技术

我们全面的IP组合覆盖多种领域,包括新型衣壳蛋白、经优化的载体骨架和载体元件,以及可提升AAV载体性能的多种技术方案。

AAV端到端解决方案的一般流程
AAV vector design
AAV serotype selection
AAV Packaging
AAV preclinical testing
AAV clinical application
载体设计
选择血清型
病毒包装
CRO服务
GMP生产

精心的载体设计至关重要,它能确保其在科研应用中的发挥最佳性能,并且可以在药物研发流程中避免时间与资源的浪费。载体设计的关键考量因素包括抗生素的选择、启动子的选取、序列优化及调控元件的引入等。

您可通过我们高度直观的载体设计平台或者免费的VectorBee载体软件轻松地设计出您期望的载体。我们的专业团队可随时为您所需的应用场景提供合适的技术支持。在疗法开发方面,我们依靠丰富的专业知识贮备以提供cliniVecTM服务,可帮助您完成从初始设计到临床前及临床开发的每一个阶段。

不同AAV血清型具有独特的组织嗜性,可实现特定组织与细胞类型的靶向递送。VectorBuilder可提供18种以上的血清型以及血清型彩虹装,为您的实验需求适配的最佳血清型。

若现有血清型无法满足您需求,我们还可以通过AAV衣壳定向进化技术,定向改造具有增强靶向性与效力的新型衣壳变体。

生产高质量、高滴度的AAV对其在科研和临床应用中的效力至关重要。VectorBuilder的专家团队开发了一系列专利技术与试剂,通过改进重组AAV的生产方法,显著提升了其在滴度、纯度、效力和一致性等方面的表现。我们不仅可提供多种规格选项,还可以配备全面且可定制的QC服务,以确保您的AAV在保障快速交付的同时具有最佳的性能表现。

我们提供全方位的CRO服务以确保您的AAV载体拥有最佳的表现,比如通过AAV组织分布鉴定评估载体对靶细胞/组织的转导效率和特异性,或者通过文库筛选服务,包括增强子/启动子筛选,开发出能增强组织特异性表达的调控元件。

VectorBuilder提供定制化且全方位的CDMO解决方案,全程贯彻优质载体生产规范(GVP),确保产品在质量、安全性和可制造性方面符合监管要求,助力您的载体无缝进入临床阶段。我们提供可扩展的解决方案以支持细胞和基因疗法研发管线的各个阶段。我们经过优化的AAV GMP生产工艺可产出高产量且高治疗效力的病毒载体,同时严格的质量控制和分析方法开发可确保AAV载体满足临床前研究和临床试验的复杂要求。

技术详情
重组AAV简介

AAV是一种用途多样且被广泛使用的病毒载体系统,可用于体、内外基因递送。重组AAV可高效地侵染并安全地将遗传物质递送至宿主细胞,因此AAV特别适合科研以及临床环境中的基因调控和功能研究。腺相关病毒特别适合体内应用及疗法开发,这得益于其无致病性、免疫原性低、且天然存在的血清型具有多样性,从而使其具备广泛的组织嗜性。

AAV基因组

AAV是一种无包膜病毒,其结构为一层蛋白质衣壳(图1B)包裹着一条长度约4.7 kb的单链DNA(ssDNA)基因组。AAV的病毒基因组编码多种蛋白质,其中非结构蛋白(Rep78、Rep68、Rep52和Rep40)负责基因组复制,结构蛋白(VP1、VP2和VP3)则形成60个亚基并进一步组装成二十面体衣壳。基因组同时还编码装配激活蛋白(AAP)和膜相关辅助蛋白(MAAP),可分别促进衣壳组装和病毒释放。此外,基因组两端的反向末端重复序列(ITR)可协助基因组复制以及将基因组包装进新的病毒颗粒(图1A)。

图1 野生型AAV的结构。AAV(A)基因组结构和(B)病毒颗粒结构。

AAV可以通过基因工程进行深度定制,将位于两个ITR之间的天然ssDNA基因组序列替换为用户自定义的DNA序列(图2),从而实现特定转基因的递送。

图2 重组AAV病毒颗粒。在重组病毒中,野生型病毒基因组序列被替换为特定的由用户选择的启动子驱动表达的转基因。

AAV的靶向性

使用AAV作为病毒载体的一个主要优势在于,其天然存在的多种血清型可带来不同的组织嗜性(表1)。通过替换衣壳蛋白,可赋予重组病毒不同血清型,从而获得具有不同组织趋嗜性的AAV(图2)。此外,还可通过多种方法进一步增强AAV对特定组织和细胞的靶向能力。这些方法包括:采用衣壳定向进化技术生成新型衣壳变体;采用增强子/启动子筛选技术,构建适用于重组病毒基因组的新型调控元件以优化基因表达。这些方法可让AAV靶向难以到达的组织,比如神经科学研究中的脑组织,以及眼科学应用中的视网膜组织。

组织类型推荐的AAV血清型
平滑肌AAV1, AAV2, AAV3, AAV5, AAV6, AAV7, AAV8, AAV9, AAV-rh10
骨骼肌AAV1, AAV9
中枢神经系统AAV1, AAV2, AAV4, AAV5, AAV7, AAV8, AAV9, AAV-rh10, AAV-PHP.eB
周围神经系统AAV-PHP.S
AAV1, AAV2, AAV5, AAV7, AAV8, AAV9, AAV-DJ/8
视网膜AAV1, AAV2, AAV4, AAV5, AAV7, AAV8, AAV9, AAV-rh10, AAV2-QuadYF, AAV2.7m8
内耳AAV1, AAV2, AAV6.2, AAV8, AAV9, AAV2.7m8
AAV1, AAV3, AAV4, AAV5, AAV6, AAV6.2, AAV9, AAV-rh10
AAV1, AAV2, AAV3, AAV6, AAV6.2, AAV7, AAV8, AAV9, AAV-rh10, AAV-DJ, AAV-DJ/8
胰腺AAV1, AAV2, AAV6, AAV8, AAV9, AAV-rh10
心脏AAV1, AAV4, AAV5, AAV6, AAV8, AAV9, AAV-rh10, AAV-DJ
AAV2, AAV4, AAV8, AAV9, AAV-rh10, AAV-DJ, AAV-DJ/8
脂肪AAV6, AAV8, AAV9
睾丸AAV2, AAV9
AAV-DJ, AAV-DJ/8
脊髓神经AAV2-retro
内皮细胞AAV2-QuadYF

表1 不同的AAV血清型适用于靶向不同的细胞和组织类型。

AAV的生命周期

野生型AAV与宿主细胞表面受体结合,经网格蛋白介导或其他形式的内吞作用进入细胞。在经过内体逃逸后,病毒或者被蛋白酶体靶向降解,或者被转运至细胞核进行脱壳和病毒基因组复制。作为一种依赖性细小病毒,AAV的病毒复制需要腺病毒单纯疱疹病毒等辅助病毒提供特定因子。若无这些辅助因子,AAV将在宿主体内保持潜伏状态,以游离环状单体或多联体形式持续存在。

重组AAV具有与野生型相似的生命周期,但无法复制或产生新病毒颗粒。重组AAV基因组不编码病毒蛋白,而是携带并表达特定的转基因(图3)。对于单链AAV(ssAAV),病毒基因组为单链DNA形式,可经宿主细胞机制转化为双链DNA(dsDNA)。相比之下,自互补AAV(scAAV)经过基因工程改造,其基因组自身反向折叠形成双链DNA,因此绕过了宿主介导的第二链DNA合成这一限速步骤。虽然这种方式可以提高表达效率,但也使得载体容量从约4.2 kb减半至2.1 kb。重组AAV基因组在宿主细胞核内以游离体形式存在,可在非分裂细胞中持续存在,或者在分裂细胞中被稀释掉。在核内的转录完成后,AAV mRNA被转运至细胞质进行翻译以产生转基因蛋白,或者被转运至细胞质进行加工和调控(图3)。

图3 重组AAV的生命周期。

AAV病毒包装

三质粒转染法被广泛用于重组AAV生产。该方法需要共转染三种质粒:编码用户选定目的基因(GOI)的转移质粒;编码复制蛋白(Rep)和决定血清型的衣壳蛋白(Cap)的Rep/Cap质粒;以及编码复制必须的腺病毒因子(E4、E2A和VA)的辅助质粒。将这些质粒共转染至包装细胞系比如HEK293T(表达E1A/E1B)后,视血清型的差异可从细胞裂解产物或上清液中收获病毒颗粒。在进一步的浓缩和纯化后(如采用氯化铯梯度超速离心法),这些病毒可根据不同的下游基因递送应用场景来进行相应的质量检测。

Typical workflow of tripel transfection-based AAV packaging and quality control.

图4 AAV病毒包装的三质粒转染法。

应用

早期阶段研究

AAV能够转导多种哺乳动物细胞类型,广泛应用于需要瞬时递送的应用场景,包括基因过表达、shRNA敲低CRISPR以及文库筛选。由于AAV在体内几乎完全无致病性,且具有低免疫原性和低毒性,因此是许多动物研究的理想病毒载体。

临床应用

疗法开发领域,AAV载体是一种广受欢迎的病毒载体,其与其它病毒载体系统相比展现出卓越的安全性。目前已有数款基于AAV的基因治疗药物获得FDA批准,包括针对脊髓性肌萎缩症和血友病的治疗方案。

对比其它载体系统

尽管电穿孔、显微注射和转染试剂等非病毒方法通常更经济简便,但这些技术主要局限于体外应用,适用的细胞类型有限,并且仅适合小规模研究。对于转染难度较高的细胞(尤其在体内实验中),病毒载体通常是更优选择。不同类型的病毒载体具有各自的优势与局限,应根据目标应用场景进行选择(表2)。对于瞬时表达,AAV与腺病毒均可根据实验要求选用。AAV因其相对于腺病毒更高的安全性和更低的免疫原性成为疗法开发领域的首选病毒载体,但其载体容量十分有限。若需实现长期转基因表达,慢病毒与MMLV等逆转录病毒因其可稳定整合至宿主基因组的特性更为适用。值得注意的是,虽然慢病毒在离体疗法开发中应用广泛,但由于基因组整合可能引发插入突变风险,该类病毒载体在体内临床应用当中存在局限。

慢病毒MMLV腺病毒AAV
组织嗜性广泛广泛只感染部分类型细胞取决于病毒血清型
是否可感染非分裂细胞
稳定整合还是瞬时表达稳定整合稳定整合瞬时表达,游离的DNA附加体形式瞬时表达,游离的DNA附加体形式
最大滴度中等很高
自定义启动子
主要应用细胞培养和体内实验细胞培养和体内实验体内实验体内实验
体内免疫反应非常低

表2 不同病毒递送系统的特性

载体设计
点击查看最新促销活动信息